八碑新打挂舲斋,万里春从碑上来。
墨本不须多带去,潇湘有石可重开。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是宋代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广东潘帅迁往湖南,十口号
新碑已经竖立在舲斋,
万里春光从碑上涌现。
墨迹不必携带太多,
潇湘之地有石再铸。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丰送别广东潘帅迁往湖南的作品。诗人描述了一幅新立的碑文,它象征着潘帅一家迁徙的历程。诗人以碑文为媒介,表达了对潘帅和他的家人的祝福和美好愿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潇湘之地的向往,认为那里有着重建新家园的可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首两句描述了新立的碑文,诗人用“万里春光”来形容碑上的图案和文字,意味着潘帅一家将迎来美好的未来。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潘帅一家的慷慨之情,他认为携带太多的墨迹是不必要的,因为潇湘之地有石头可以再次铸刻。这里的“潇湘”指代湖南,是一个富饶的地方,也象征着新的家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友谊和祝福,同时展现了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碑文和表达祝福,表达了诗人对潘帅一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对新生活和新环境的向往。它抓住了人们对迁徙和新生活的情感,以简洁、富有意境的词句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龙头何在尾犹存,定向天中饮汉源。且注灵泉清洞府,未呵甘雨活乾坤。半空飞下珠千颗,平地澄来玉一盆。寂寞云山非我宅,九霄高处是吾门。
皇天无不照,福业重来轻。背正堪何益,归真道自成。本元宗一体,功行录三清。几许解吾意,慈悲早益平。
草草眷徂物。契契矜岁殚。楚艳起行戚。吴趋绝归欢。修带缓旧裳。素鬓改朱颜。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卮倾好酒逢时盛,早遇春融媚景天。龟暖戏挨初绿草,燕飞绿拂乍晴烟。迟迟昼影花篮槛,郁郁香风蝶舞筵。眉似柳开眸似水,怡情自爱赏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