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郭秀才赴举》

乡赋鹿鸣篇,君为贡士先。
新经梦笔夜,才比弃繻年。
海雨沾隋柳,江潮赴楚船。
相看南去雁,离恨倍潸然。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送郭秀才赴举》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主题表达的是送别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郭秀才的场景。通过描绘诗人目送着郭秀才南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祝福和离别之情。

诗中写道,郭秀才在乡间写下了一篇《鹿鸣篇》,这是他宝贵的乡土赋作;如今他要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一名贡士,从而进入士人的行列。诗人提到郭秀才在梦中有一次写下了新的经书,说明他的才华已经超越普通人,有望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但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郭秀才所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与其他才子们相比他毫不逊色,但科举竞争的残酷使他倍感压力。

随着郭秀才启程的南下,天空中飞过一群雁鸟,诗人观之不禁倍感离恨,眼中泪水也湿润了。这一别,让诗人对郭秀才的未来充满期待,也让他对离别的痛苦倍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目送郭秀才的细节,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展现了离别所带来的伤感和无奈。通过这种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科举制度的思考和对士人荣辱成败的关注。

  •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 《露坐》

    泠泠野水赴横塘,坐久松风入发凉。月淡星疏天欲晓,未妨清啸倚胡床。

  • 《次韵徐监岳四首》

    落落过眼谁知音,故山桧枝森碧林。白鸥盟坚不待亩,岂应辟影忘息阴。末路功名梦已断,生平丘壑情自深。素琴浊酒般礴地,颇领渊明千载心。

  • 《金丹诗四十八首》

    九真山上接楼台,日月浮生紫气堆。北海下生金芍药,南溟宫产玉攻瑰。三清门户三田奥,九转工夫九辙回。当此炼成无价宝,从教人笑我痴騃。

  • 《颂》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风骚开国胙寒岩,劳绩批书课翠岚。梨子要肥千取百,菊苗每摘一生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