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韩将军还边》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送韩将军还边》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
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
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益送韩将军归还边疆的场景。将军坐在白马上,手持马鞭,在傍晚时分驱驰而去。他独自率领轻骑兵出发,暗中与埋伏的敌兵相遇。雨雪天气使军队行军缓慢,旌旗在山丘上拖延。李益认为,皇帝的心思寄托在战争上,所以将军不能违背圣旨,私自推辞恩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离开边境归程的情景,表达了李益对将军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通过描写将军骑着白马出发,加上薄暮时分的背景,给人一种英勇无畏、壮志凌云的感觉。将军独自率领轻骑兵,展现出他的勇武和决心。诗中的“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描绘了行军时的困境和艰难,同时也反映出将军坚韧不拔的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将军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军事重任的承担,他不愿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将军返回边疆的旅程,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忠诚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心和对将军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唐代士人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