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
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臯于劒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恩天外洽,
周颂日边称。
文独司空羡,
书兼太尉能。
出关逢北雁,
度岭逐南鹏。
使者翰林客,
馀春归灞陵。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司空曙送别张学士前往岭南勒圣碑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官员的才能,表达了对张学士的赞美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学士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下面对各句进行分析: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
这两句表达了张学士得到了皇帝的宠幸和赞誉,汉朝的恩宠超越了天外,周朝的颂歌在日边传颂。这是对张学士才华出众、受到皇帝赏识的赞美。
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
这两句赞美了张学士的文才和才干。他在文学方面独自卓越,被司空所羡慕;而在书法方面,他还兼具太尉的才能,显示出他的多才多艺。
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
这两句表达了张学士离开京城出使岭南的情景。他在出关的时候遇到北飞的大雁,象征着北方的离别;而在过岭的时候追逐南飞的大鹏,象征着南方的迎接。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衬托出张学士离京的壮丽场景。
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这两句表达了张学士作为使者和翰林学士的身份,他完成使命后将会回到灞陵。灞陵是张学士的故乡,"余春归灞陵"意味着他将在春天回到家乡,回到熟悉的环境中。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张学士的才华和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张学士的敬佩和送别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官员的才能,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背景相融合,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色。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游丝百尺如堪挽,小虫群飞欣日暖。蒿莱满地不见春,唯有蔓菁迷病眼。无复陵陂间碎金,青苔漫想玄都观。今朝幸值天无风,飞来雌蝶畏雄蜂。村中女儿将插鬓,不信河阳万树红。幽人惜春春已远,把酒属君君自遣,蔓菁开花犹烂熳。君不见西园桃李能几时,此辈天教擅春晚。
池港开门就作桥,朱栏相望压鲸腰。风摇慢折游溶绿,波底何妨著霁霄。
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