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
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
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
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
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
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
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诗人送洪秘丞去担任大宁监的情景。在三峡蛮溪上,有千山的楚地风情。妇女们背着柴禾进城卖,官员们从井中取水,货物专门是盐。魑魅魍魉可能会成为困扰,猴子经常让人心生嫌恶。诗人希望君主能够重视风化教化,使男子们挺身而出,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具体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中的"三峡蛮溪"和"千山楚俗"揭示了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这一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琐碎和人们的日常劳作。"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则是指出这个地方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隐患,需要警惕。最后两句"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是诗人对君主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注重教化风尚,使男子们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保护家园的责任。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社会风化、男子责任的思考和期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对比,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社会观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内涵。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