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中文译文: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洪州李别驾南下任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别驾前程的祝福和自己与他的友谊之深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洞庭湖的景色和描述李别驾南下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李别驾的祝福和友情之深。诗人尽管对李别驾的离别感到伤感,但是也充满了对他未来的期望和祝福。诗中的“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描绘了别驾南下征程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而“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则展示了别驾出色的才能和胸怀,他可以引领澎湃的江水进入洞庭湖,象征着他能在任职中有所作为。诗中的“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则描绘了别驾出发的情景,夏天的河口已经开始航行,浔阳的候鸟也正飞过,展示了别驾南下的季节特点。最后,“知音在霄汉,佐郡岂蹉跎”表达了诗人对别驾的深厚友情,诗人坚信李别驾在新的任职中一定会有所作为,不会白白浪费时间。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李别驾的祝福,展示了友情和别离的主题。
昨晚匆匆解尽船,石门未到已黄昏。殷勤净慧烟中塔,送我今朝过石门。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此别重伤情,寒天二十程。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雪蔽千山色,冰含万水声。何时再相见,去去海边城。
青腰似诧天公富,奔走风云。银界无痕。委巷穷山草木春。玉楼不怕歌茵湿,笑语纷纷。须放他们。醉里冰姿光照人。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