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赴莲池戍,离愁正值秋。
持觞送南蒲,鸣橹下东瓯。
才俊推乌幕,风流访谢楼。
欲穷奇绝处,须上雁山头。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
君赴莲池戍,离愁正值秋。
胡判官奉命前往莲池戍所,此时正值离别之秋。
持觞送南蒲,鸣橹下东瓯。
我手持酒杯送别,胡判官乘船离开东瓯。
才俊推乌幕,风流访谢楼。
才俊们推开幕帘,风流的人们来到谢楼。
(乌幕:指军队中的帷幕,代表军队生涯;谢楼:指文人雅聚之地)
欲穷奇绝处,须上雁山头。
如果想要探寻奇绝之地,必须登上雁山之巅。
(欲穷奇绝处:意为渴望寻找险峻、奇异之地;雁山头:指险峻之地)
诗意与赏析: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通过描绘胡判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愁与别绪的情感。秋天是物候变化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正好与胡判官离别的情景相吻合。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把胡判官离别的场景勾勒出来,给人以离愁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来表达胡判官追求奇绝之地的志向。才俊们推开幕帘,意味着他们摆脱军队生涯,追求文学艺术的自由。风流的人们来到谢楼,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聚会,他们追求风流自在的生活。最后,诗人提到雁山,雁山位于浙江温州,是一座险峻的山峰,登上雁山之巅意味着探索未知的奇绝之地。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情愫和对奇绝之地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
萸房迎令凶,菊蕊入芳筵。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悲风咽横吹,骤雨迭繁弦。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少年志欲天不平,夜光无因匹夫惊。万卷堆胸兀相撑,尚论千载欣谈兵。不堪北首瞻神京,抵掌不平中屡鸣。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舌翻衮衮倾波瀛,察讥之说何铿鍧。
楼上坐见九子峰,翠云赤日光溶溶。有时朝昏变疏密,八峰和烟一峰出。有时风卷天雨晴,聚立连连如弟兄。阳乌生子偶成数,丹凤养雏同此名。日日遥看机已静,未离尘躅思真境。子明龙驾腾九垓,陵阳相对空崔嵬。玉浆瑶草不可见,自有神仙风马来。
孟子自夸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弟兄六十老病余,万里同遭海隅送。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至日观书不几行,梅梢横影月昏黄。汉家红影无人见,未必曾添一线长。
序移玉律,节应金商。天严杀气,吹警秋方。槱燎既积,稷奠并芳。乐以迎奏,庶降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