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分身利有情,驴顋马颔实难明。
有时闹里聊伸手,意在钩头不在星。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送化主》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亿分身利有情,
驴顋马颔实难明。
有时闹里聊伸手,
意在钩头不在星。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奥之处。诗中以驴、马为隐喻,表达了人们的行为和内心常常难以捉摸。作者认为,人类有时会在繁忙和喧嚣的环境中流于表面的利益和欲望,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驴和马来隐喻人类的行为和内心。"百亿分身利有情"一句表明人们常常被功利的欲望所驱使,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真实。"驴顋马颔实难明"一句暗示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不易理解之处。作者指出,有时人们在嘈杂的环境中只是表面上的交流,伸出的手只是为了迎合场合,而内心的真正意图却不为他人所知。"意在钩头不在星"一句揭示了人们行为的表象和内在之间的差距。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伪装现象。它呼唤人们要更加真实地面对自我和他人,不被外在的利益和环境所束缚,保持内心的纯真和真实。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时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内在的真实动机和情感。
秋夜长,秋夜长,风高月落飞清霜。征鸿萧萧度湘水,草木露冷蒹葭黄。铁衣老将尚横槊,胡儿甲马争腾骧。闺中思妇烬银烛,耿耿念远伤肺肠。壮士悲歌扣商角,通夕无寐空凄凉。况是愁人怨遥夜,安得日出升扶桑。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被水田畴思货种,经冬鳏寡待周贫。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瓢尊空挂壁,九日若为欢。白发逃无计,黄花开已阑。酒悭惭对客,风起任飘冠。赖有陶翁伴,贫居得自宽。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旋开铁锁粲星桥。快灯市、客相邀。且同乐时平,唱弹弦索,对舞纤腰。传柑记陪佳宴,待说来、须更换金貂。只恐出关人早,鸡鸣又报趣朝。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漫浪真堪老,君应与我同。旅怀斜日后,闲步淡烟中。有分长为客,无劳问转蓬。不妨留滞好,悟取本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