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尽日唯烟水,君向白田何日归。
楚地蒹葭连海迥,隋朝杨柳映堤稀。
津楼故市无行客,山馆荒城闭落晖。
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
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人。天宝七年擢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臺郎。上元中,出为台州刺史。大历中,復为袁州刺史,与严维、冷朝阳诸人友善。为诗丽婉,有齐梁风。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送皇甫冉往安宜》:
江边整日只有烟水,
您何时回到白田乡?
楚地的芦苇连同海一样远,
隋朝的柳树在堤岸上稀疏。
渡口已经没有行人,
山馆和城市都黯淡下来。
如果问旅行者和战士,
大人,您的双眼泪滴湿了礼服。
这首诗以送别皇甫冉去往安宜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象,抒发对皇甫冉的思念之情。
在第一句中,诗人描述了江边的景象,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整天,但江水上的烟雾仍然弥漫不散。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对皇甫冉的思念之情无法消散。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皇甫冉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白田”指的是皇甫冉的家乡,诗人询问他何时才能回到白田。
诗的第三、第四句描绘了楚地和隋朝时期的景象。楚地的蒹葭与海相连,遥不可及,而隋朝时的柳树在堤岸上很稀疏。这一描写暗示着皇甫冉此次离去的艰难和远离家乡的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渡口和山馆城市的凄凉景象。渡口已经没有行人,山馆和城市都因为皇甫冉的离去而黯淡和荒芜起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甫冉离去的思念之情。诗人形容皇甫冉离去就像旅行者和战士一样,同时泪水沾湿了诗人的礼服,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该诗写出了诗人对皇甫冉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忧愁之情。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计拙难敷食与衣,惟将侠气借相知。何如冯子归弹铗,争似毛生立见锥。清世翩翩谁是美,尘寰碌碌已称奇。有时举翮连云起,不比函关一只难。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才入都梁郡,愁登第一山。不堪高处望,未得故疆还。
草堂正在匡庐山,山阴绿玉相对闲。云从双剑峰前下,潮到小孤江上还。茶烟满室写墨竹,花雨一帘观白鹇。谁似南宫能篆古,为君高置轩窗间。
化历昭唐典,承天顺夏正。百灵警朝禁,三辰扬旆旌。充庭富礼乐,高宴齿簪缨。献寿符万岁,移风韵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