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中文译文: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皇甫曾的离别之作。诗中描述了襄阳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离别的感叹和不舍之情。
诗的开头以岘山和襄阳江汉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襄阳山水的魅力。接下来描述了襄阳山区深处的龙宅和水域中蛟的净化,以此表现了山水中的奇特之处。
接着诗人提到了元凯春秋和昭明文选堂,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文学薪火相传的思考。然后描绘了风流人物的辉煌,以及对烟岛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以冬季景色的描绘来突出诗人的离别之情。白雁飞过冰天,青林覆盖霜雪,芦花芬芳,柑实香甜,都象征着离别的临近。轻舟漂泊,百花亭中无人,一柱之观,皆意味着离别之苦。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送别者和离别对象的身份与关系,皇甫曾是按俗荆南牧,李颀是持衡吏部郎,送别者希望皇甫曾能在新的职位上有所发展,同时也是对他的期望和祝福。最后一句表达了送别者对皇甫曾的真挚之情,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有所成就,并与他相聚于习家塘,在欢乐中共饮畅谈。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