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民食十分灾,一力先生尽救回。
今日手攀辕下者,人人都自翳桑来。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送晦翁十首》
作者:王阮
朝代:宋代
去年民食十分灾,
一力先生尽救回。
今日手攀辕下者,
人人都自翳桑来。
中文译文:
去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众的粮食供应十分困难,
一个仁者努力救援,将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如今,大家纷纷去扶持农耕劳作,
每个人都自愿参与,戴上了帽子,挽起了袖子,为桑田工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普通百姓的故事,以表达对他们的敬重和赞美。去年,由于严重的灾害,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一个魁梧强壮的人用尽全力来解救他们。如今,每个人都自愿参与到耕种工作中,意味着自己不再依赖他人的帮助,而是自己动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诗中的“翳桑来”一词,暗示了人们积极踏实地劳动的意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和自力更生的赞美。通过描写一位先生尽力救济民众,再到现在每个人都自愿出力,作者传达出社会共同努力、团结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宋代尤为重要,也是国家繁荣与发展的关键。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并倡导了助人为乐、奋发向前的社会风尚。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