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光辉水国春,龙函画弩菟分银。
瀛州旧侣还挥袂,淮甸诸侯半望尘。
三品新緺垂若若,两朱华毂去辚辚。
谁言贵仕犹荣滞,二纪儒林最旧人。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送集贤赵少卿出守淝州》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赵少卿赴淝州出任官职的情景,并抒发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色光辉水国春,
龙函画弩菟分银。
瀛州旧侣还挥袂,
淮甸诸侯半望尘。
三品新緺垂若若,
两朱华毂去辚辚。
谁言贵仕犹荣滞,
二纪儒林最旧人。
诗词表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壮丽场面。行色光辉指行进的行列闪耀着明亮的光芒,水国春指大地如同春天一般充满生机。龙函画弩菟分银,形容车马和行列的华美壮丽。瀛州旧侣还挥袂,淮甸诸侯半望尘,表达了赵少卿离别时,曾在瀛州的旧友挥手告别,淮甸的诸侯们目送着他的身影渐行渐远。
接下来的两句,三品新緺垂若若,两朱华毂去辚辚,描述了赵少卿驾驶着华丽的马车离去的场景。緺是一种高贵的丝织品,新緺指新制作的丝织品,垂若若形容其垂挂下来的样子。朱华毂指车轮上华丽的装饰,去辚辚形容车轮转动时的景象。
最后两句,谁言贵仕犹荣滞,二纪儒林最旧人,表达了对赵少卿的赞美。贵仕指高贵的官职,犹荣滞表示即使有了高官厚禄,也不会阻碍他的进取。二纪儒林指他已经在儒学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最古老的学者。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美景和表达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赵少卿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之子幡然别,何人伴寂寥。相从非世道,独去是寒朝。目送孤帆远,魂随晓浪消。重来须定约,莫待隔江招。
叹息频年廪未高。新词空贺此丘遭。遥知醉帽时时落,见说吟鞭步步摇。干玉唾,秃锥毛。只今明月费招邀。最怜乌鹊南飞句,不解风流见二乔。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秋色共溪长,游人笑语凉。萍开天倒影,莲堕水流香。鱼罶和星漉,禽罝带雨张。从今摇桂棹,不必问潇湘。
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鬐鬣几年伤在藻,羽毛终日羡栖梧。还愁旅棹空归去,枫叶荷花钓五湖。
世累为身累,闲忙不自由。殷勤辋川水,何事出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