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
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
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
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
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即日金銮开步武,往时驷马减风流。
蹉跎旧掾瞻行色,渐老从军祗自羞。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以送别杨学士赴阙任职为主题,表达了对杨学士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学士声名早已超越同辈游学的声望,诗文源远流长,广泛润泽四方。在九重紫殿三次题字的荣誉之下,他的声望已经如云般遥远。天子亲临宝座,将他列为第二位,春官奏章和卷册中都赞誉他的卓越才华。他在翰林院中试笔,寻找灵感,写下杰出的文章,经过册府的校对,文采更加熠熠生辉。在京城,纷繁华丽的环境并不符合他的喜好,而在乡邦中,他却能够得到宴会的邀请和欢迎。刚开始品尝别离时的酒宴,早已听到了两州传来的欢乐歌谣。严厉的诏书飞来,批评他的文章有些瑕疵,但他近班的归去却展现了他的才华。一年来,老百姓们一直遭受着战乱的困扰,而他作为公台的后代将会以英勇的形象出现。当金銮殿门开启,他将步入武官的行列,尽管他曾经是驷马倜傥的文人,如今却逐渐老去,从军之事使他自愧不如。
这首诗词通过杨学士被诏赴阙的场景,表达了对杨学士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从文人向武人转变的困惑和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和意象等,使诗意更加深远。全诗情感饱满,表达了对杨学士的敬仰和对他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思考和自嘲之情。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早破春相赚,飘零不自知。未完九十日,消尽万千枝。点水嫌萍扫,粘苔怕月移。莫谙化工意,荣悴孰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