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
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
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
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
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
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是唐代孟郊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送别谏议十六叔后的离愁和壮志难消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清晨,明亮的江水如同明镜,映照着霞衣飘飞的身影。浪凫被惊起,也成双飞翔,这蓬客将哪位同行为伴?
分别时,喝下了孤独易醒的美酒,离愁铸成坚固难消的结。文学清丽虽然无敌,但儒雅高贵却不能自满。
江吏恭敬地奉上紫泥,海旗剪下红蕉。虽然礼仪周全如太守,但跨过游人如织的毗陵桥。
伊洛江水一去不回,远离的目光空荡寂寥。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孟郊对谏议十六叔的送别之情,同时抒发了对国家政治、人生命运以及诗人自身使命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将个别人物和事件抽象化,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留恋之情。其中,“霞衣相飘飖”,喻示友人离别时的景象;“浪凫惊亦双”,象征诗人自己的壮志难消;“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表达了对自身聪明才智的自信和对立身于儒雅道德的自我要求;“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通过社会阶层的形象描绘,表达了礼官和高官之间的差异;“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通过描写伊洛江水的离去和萧瑟,表达了对友人远离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情感真挚,用意深远,展现了唐代士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别和自身职责的思考和追求。

  • 《昨夜》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 《浣溪沙(八之六)》

    二八佳人宴九仙。华堂清静斗春妍。琼枝相倚妙无前。良夜黄云来缥缈,东风碧酒意留连。花间蝶梦想翩翩。

  •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

  •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免葛藤丛里,

  •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 《许由亭其来远矣名以名之非便也下有白牛桥洗》

    尧舜相传自执中,一瓢赢得迈高风。白牛桥下沧浪水,应洗人间万古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