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

手持官牒出神皋,
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
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
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
想能清白遗儿曹。

中文译文:
手持官牒走出神皋,
远远迎接客人知道是庆贺的酒醪。
照亮里门并非普通房屋,
欺凌春草的人穿着青袍。
官场经历虽然晚,却无妨持久,
贫困的显贵并非必要的高尚。
孝顺友爱、父兄的家规依然存在,
想来能够为子孙留下清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好友离别的送别之情,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关于社会现实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手持官牒出神皋,远远迎接客人,表明了作者对好友即将离开的关切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庆贺之意。"手持官牒"指的是作者拿着官方文件,可能是好友被调离的文书。"迎客遥知贺酒醪"则是指作者提前预知了要庆祝的喜事,准备了酒醪来招待客人。这些细节揭示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欺凌。"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社会上地位高贵的人对低贱者的欺凌和侮辱。"照映里门非白屋"意味着里门照耀的不是普通百姓的房屋,而是权贵的府邸。"欺凌春草有青袍"则暗示了那些身份高贵的人对平民百姓的不公和欺凌。这种批判社会现实的意味使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关怀。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对家庭价值观的肯定。"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表明作者认为即使在官场晋升较晚也无妨,贫困并不妨碍一个人的崇高品质。"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强调了孝顺友爱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保持清白,不留下污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送别之情的描绘,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家庭价值观的肯定,展现了王安石的思想和情感。

  • 《再次韵呈张守》

    朋旧携持过陋栖,炊香沦雪鱠拖泥。酒浇礧磈聊娱老,诗愬酸寒最切题。种秫集功今有约,对棋销日不嫌迷。千奴别去平安否,时欲拿舟甓社西。

  • 《咏史下·晋武帝》

    宫中掷戟又飞刀,谢玖兢兢命若毛。岂是君王轻社稷,天教炽业谢芳髦。

  • 《登乐游原》

    几年诗酒滞江干,水积云重思万端。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

  • 《往复无间》

    人定亥,六合茫茫谁不在。长空有月自寻常,雾起云腾也奇怪。

  • 《哭萧渔所》

    于佛曾闻法,因诗遂得贫。若为三尺喙,不了百年身。在昔玄真子,如今主水神。饭馀茶又孰,不学泪沾巾。

  • 《崔十四宅各赋一物得檐柳》

    官渡老风烟,浔阳媚云日。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