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趁江头送客风,蹇骡难强逐骄骢。
漫夸历块过燕市,自笑乘船似越侬。
从此上车惭著作,肯令折臂老新丰。
钓车鱼具平生乐,得失真宜付塞翁。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客乘骡足跋口占示同行》是宋代诗人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客人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与客人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头送客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思索。首先,诗中提到了蹇骡(jǐǎn luó)难强逐骄骢(jiāo cōng)的景象,暗示了送行途中的困难和不舍。这里的蹇骡和骄骢是指两种不同的骡马,蹇骡代表着作者悲切的心情,而骄骢则象征着客人的离去。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离别时的悲壮氛围。
其次,诗中描绘了作者经过燕市的情景。作者自嘲地说自己乘船离去,就像是一个越侬(yuè nóng),既表达了自己心境的无奈和无力,也暗示了人生的飘忽不定。燕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作者在这里的停留,也象征着人生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接着,诗中出现了上车惭著作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成就的怀疑和反思。这里的上车可以理解为登车,而惭著作则是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惭愧。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过去所做努力的怀疑和自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最后,诗中提到了钓车鱼具和付塞翁的典故,表达了对得失和命运的淡然态度。钓车鱼具是指作者平时的消遣和乐趣,而付塞翁则是指付出和得失的自然规律。通过这一典故的运用,作者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接受和对命运的随遇而安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自嘲和典故等修辞手法,使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想的深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