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李公辅赴宰宣城》

与君骑竹即同游,抱子相看发已秋。
莫惜往来勤马足,未须容易转船头。
君方搜句窗间岫,我已悬情天际舟。
抱椠石渠无所欲,劳君时致管城侯。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耒创作的《送李公辅赴宰宣城》。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君骑竹即同游,
抱子相看发已秋。
莫惜往来勤马足,
未须容易转船头。
君方搜句窗间岫,
我已悬情天际舟。
抱椠石渠无所欲,
劳君时致管城侯。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耒送别李公辅赴宰宣城的作品。诗人与李公辅一同骑竹马游览,相互交流诗词才华。诗人表示不要在意频繁往来所需的马匹,也不需要轻易改变乘船的方向。诗人骑竹马游览的同时,他的情感已经飞向天际,而李公辅则在窗前搜寻着佳句。诗人心怀宁静,不追求名利,只愿时常致力于为管城侯服务。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与李公辅之间的情感。诗人与李公辅骑竹马同游,相互欣赏并交流诗词的才华,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的爱好。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公辅的劝告,希望他不要在乘船转向上过于追求轻易,而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诗人自己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的情感已经超越了尘世,飞向了天际。他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心怀宁静,将自己的才华用于为管城侯服务。整首诗词既展示了友谊和乐趣,也表达了对清静和宁逸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李公辅的送别场景,通过对骑竹马同游、抱子相看等情景的描写,展示了两位同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诗人通过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清静生活和助人为乐的追求,展示了一个儒雅士人的情操和人生态度。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真诚的赞美。

  •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昭升》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絜,我醴既澄。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 《次韵秋日五首》

    不须乐府说无愁,不用尊前著杜秋。已把宦情同嚼蜡,便将世事等藏钩。

  • 《送清江王守赴召》

    世言富贵昜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有曾有且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昔缯一人今三人,後者玉振前金声。阿枢更有金

  • 《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翻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 《修城东合浦桥》

    自性圆融不碍为,浮云枯木任风吹。莫怪道人无伎俩,犹如浮木歇盲龟。应化非真不逆心,有无俱遣道须成。相逢便肯无空过,合浦桥边验果因。

  • 《适得滷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

    文身太伯甘斥卤,缄口铜人舌微吐。借资墨客富濡沫,骨醉唇香登燕俎。半熟含酒老饕赋,此翁仅可闯堂户。班班隽永带神液,入室真味翁未睹。菊坡风裁黄豫章,如食蝤蛑江{摇扌换虫}柱。盘餐尽废太瘦生,格远调高自清苦。子蛤遣汝到眉案,努力去为酒中虎。末下鹹豉有何好,犹侣莼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