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
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
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竹枯归樵苏,石烂弃沙砾。
夷门得邂逅,绿发皆半白。
追思少时事,俛仰如一夕。
老矣无所为,空知念畴昔。
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释。
出门事纷纷,归卧意还讥。
闻当上湓水,持诏守岭厄。
方为万里别,执手先惨戚。
兹游信浩荡,山水多所得。
为我谢香炉,风尘每相忆。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泊船香炉峰,开始与你相识。
寄书邗江上,给我峰下的岩石。
缘以湘江竹,带着与南北。
永怀故人欢,不希望金钱交换。
竹枯回去打柴,石烂放弃沙砾。
夷门能够邂逅,绿头发都半白。
追念年少时事情,俯仰和一个晚上。
老了没有所为,空知想想过去。
常常想一杯酒,要子相解释。
出门办事纷纷,回去睡意还指责。
听说当上湓水,持诏守岭困境。
方为万别,握手先难过。
兹游信浩荡,山水多所得。
替我感谢香炉,风尘每相忆。

  • 《延真观一首》

    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浮云眼见成骑虎,不似抽身稳跨鸾。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溪北溪南雪跨悬,琼楼玉宇照庭前。萸坪竹馆辛夷坞,肯与王维赌辋川。

  • 《寄斋中诸公》

    满院飞花积雨晴,春深卧病更伤情。旧游白社思陶令,归梦青山忆马卿。水国烟花孤鸟没,官城槐叶一蝉鸣。南州胜事多乘兴,羸马吟鞭倦独行。

  • 《太和奉呈吉老县丞》

    山拥鸠民县,江横决事厅。土风尊健讼,吏道要繁刑。觟(左角右虒)今无种,蒲卢教未形。里多齐瞯氏,材谢宋庖丁。令尹三年课,斯人万物灵。吾方师岂弟,僚友助丹青。

  • 《丙寅赠月蓬道人》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 《雨夜呈长官》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穷重于山,终年压人头。朱颜与芳景,暗赴东波流。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孤灯冷素艳,虫响寒房幽。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