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府名臣暂拥麾,霜棱聊复变春熙。
行人犹谓骢当避,圣世初无鳄可移。
粤俗相携看上日,韩祠配食付它时。
极知不作周南滞,禁闼须君补阙遗。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乌府名臣暂拥麾,
黑色马匹暂时驾驭。
霜棱聊复变春熙。
冰冷的边角勉强变得温暖。
行人犹谓骢当避,
路人们还以为坐骑应该避让。
圣世初无鳄可移。
在初封的圣世中,没有能够轻易改变的权势者。
粤俗相携看上日,
广东的人们相互携手,共同迎接来日。
韩祠配食付它时。
韩愈的祠堂陪伴着食物,献给了那个时代。
极知不作周南滞,
非常清楚不能像《周南》那样停滞不前。
禁闼须君补阙遗。
禁宫之中需要君主来补充缺失的才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为送别李用之察院赴潮州而作。诗中以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时代变迁之景。诗的开篇以"乌府名臣"形容李用之,乌府指官衣的黑色,意味着他是一位重要的官员。"名臣暂拥麾"表达了暂时担任权力的含义,使得他的位置不稳定。"霜棱聊复变春熙"通过对冰冷的边角的描绘,表达了希望能够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使得寒冷的边界变得温暖。
诗的第二节描述了行人对李用之的看法。"行人犹谓骢当避"意味着路人们以为李用之应该退避让行。然而,"圣世初无鳄可移"则表达了圣世初期没有能够轻易改变的权势者。这里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观察和对权力的思考。
最后两句描述了送别的场景。"粤俗相携看上日"表达了广东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期待美好的未来。"韩祠配食付它时"则是指韩愈的祠堂供奉了食物,向那个时代献上了敬意。
整首诗以寓言的手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权力的观察。它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花开日日去看花,迟日犹嫌影易斜。莫问会稽山外事,但将歌管醉流霞。
长天淡淡雁沈沈,人在桃源路更深。一点灵犀千里月,云遮不断故人心。
庙下孤坟偿是非,坏檐仄柱若凭依。门前过马空骧首,那得当年一顾归。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绕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