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高翼闲未倦,孤云旷无期。
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
顾我于逆旅,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获忝携人知。
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
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青冥殊未迟。
南桥天气好,脉脉一相思。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高翼闲未倦,
孤云旷无期。
晴霞海西畔,
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
耿耿丹霄姿。
顾我于逆旅,
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
获忝携人知。
幽兰与芳佩,
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
鸣蝉思山陂。
到来再春风,
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
青冥殊未迟。
南桥天气好,
脉脉一相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李虞仲秀才归东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好友和同事的深深思念。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高翔的心情,他心境悠闲,但内心却无法达到满足。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景色,晴朗的天空和秋草广袤的原野。这些景色正是诗人与李虞仲在一起赏玩的背景。

下文提到了邺中的才子,这是指当时邺城的文人,他们的文采灿烂,才华出众。诗人把朋友李虞仲联想到上面这样的人物,十分钦佩。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形容自己处在逆境之中,而李虞仲带给他光明和庇护。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珍视。

再往下,诗人提到了儒者,指的是自己和李虞仲这样的学者和幕僚。他们被人们所知,受到了他人的推崇。随后,诗人用幽兰、芳佩、寒玉等词语形容了李虞仲的才华和魅力。

诗人提到了在伊洛的旧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诗的最后两句,是再一次表达了对李虞仲的追思,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是在春风和繁花之中。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通过描写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唐代人文情怀和对友谊的重视。

  •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乐我盛明朝,于焉

  • 《閒十咏》

    茶瓯沙帽惯迎宾,不是诗人即道人。细雨斜风君莫出,绿阴门外有红尘。

  • 《九日》

    晨风战枯荷,清霜杀高柳。人生俯仰间,能得几重九。节序来无停,已及黄花酒。流落拾遗心,西江独回首。

  •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 《次韵张迪功春日》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 《观雪行》

    仙人剪水银河边,仙风吹散花联翩。明星撩乱入我眼,风紧一阵随天旋。如今谁卧剡溪雪,如今谁访山阴船。古人气韵不可见,晓来对此空悠然。檐前未觉眼界豁,临眺忽忆楼居仙。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