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骥骞腾十二闲,追风那复驻辕间。
向来官况诚留滞,此去诗情记往还。
会谭未妨更美秩,趣班聊喜近天颜。
割鸡莫费千牛刃,奏赋金门入道山。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李子永赴调改秩》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逸骥骞腾十二闲,
追风那复驻辕间。
向来官况诚留滞,
此去诗情记往还。
会谭未妨更美秩,
趣班聊喜近天颜。
割鸡莫费千牛刃,
奏赋金门入道山。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送别李子永,他因调动而改变了官职。诗人表达了对李子永前程的祝福和对他离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李子永前途的美好,以及他在官场中的不畅的境遇,表达了对他新职位带来的希望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骏马为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李子永在官场中的前途。诗中的"逸骥骞腾十二闲"意味着李子永有着出众的才华和潜力,可以追逐风驰电掣般的前程。然而,"追风那复驻辕间"则表达了他不能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前往新的岗位。
诗人对李子永在官场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惋惜,形容"向来官况诚留滞",意思是他在原职位上的官场境遇并不如意,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此去诗情记往还"表明李子永离去后,诗人将怀念他的才情和与他的交往。
然而,诗人对李子永的新职位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期待。"会谭未妨更美秩"意味着李子永在新的岗位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和荣誉,"趣班聊喜近天颜"则表示诗人对李子永接近皇帝的宠幸感到高兴和欣慰。
最后两句"割鸡莫费千牛刃,奏赋金门入道山"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李子永的忠告。"割鸡莫费千牛刃"意味着不要用太大的力量去解决一件小事,"奏赋金门入道山"则表示通过才华和努力,可以攀登官场的高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描绘李子永的前途和官场遭遇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送别、祝福和期望,同时蕴含了一些对官场生活和处世之道的启示。
怪柳吟翻雪,梅笑冲寒,郁匆如彩。还是瑶池,宴神仙俦侣。罗幕轻掀,绣帘低揭,按霓裳宫羽。宝炷熏浓,佩环声颤,凤飞鸾舞。犹记年时,玉箫吹彻,并驾萧郎,共骖赢女。旋捧麒麟,种旧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约个、嫦娥住。妆点华堂,双扶醉玉,黑颠如许。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短发飕飕彻顶凉,悠哉随处据胡床。但怜鹊影翻残月,不恨蝉声送夕阳。门巷阴阴桐叶暗,汀洲漠漠藕花香。寓形宇内终烦促,安得骑鲸下大荒?
向来一梦兆孤青,还记伶俜过驿亭。今日此行非昨日,他时归骑相掀腾。
闭门久不出,摩挲鬓欲翁。有杯问明月,无扇障西风。神骏老嘶枥,纸鸢高入空。天应怜我懒,瓜圃自泉通。
茶陵一道妇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