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送梁拾遗肃归朝》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梁肃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肃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朝廷重视文官的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主怀重视文臣的忠言,令才能出使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整理书籍辞别东山,更换服装面对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千里眺望皇都,九重城阙在朝阳初升时摄影。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空中展开着芙蓉色的宫阙,太阳升起在蒲桃色的宫殿之上。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天子还未起床,金闺之中已经传递了先例。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在这轩辕时代,身份高贵如同鸳鸯的中间。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旧日的朋友取得如此荣誉离别,不需要以悲伤的丝桐来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梁肃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朝廷重视文官的态度。明君看重文臣的忠言诤谏,使才俊能够出使江东,代表朝廷展示国家实力。诗人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叙述了肃出使的情景,赞美肃在重要使命中的身份和地位。朝廷的期望和赐予肃的名誉使肃成为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出使事务对朝廷和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整首诗情感庄重而脱俗,表达了对肃的高度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描绘朝廷对文臣的重视和期望,传达了对朝廷的理解和赞美。诗中所展现的风景和场景也增添了诗词的美感,使整首诗词充满了庄严和豪迈的气息。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