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林明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送林明府》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林明府离任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林明府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并通过对庭院的描绘,展现了宁静和富饶的景象。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林明府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
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
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
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诗词通过“拟续宣城志”一句展示了作者对林明府的敬佩之情,认为他在宣城的治理工作堪称楷模。接着,诗词描绘了林明府离任时的场景。庭院空无狱讼,显示了他的廉洁和清正。而斋室的宁静中有诗篇存在,暗示着林明府文风雅致,有才情之人。

接下来的两句“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用比喻手法,将林明府的心意和治理方式与秋云和霜月相联系。秋云的遥远代表了他的胸怀和志向广阔,霜月的悬挂象征了他的清冷和明察。

最后两句“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表达了林明府为民众谋福利的能力和成就。他在任期间能够创造出丰收的年景,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干和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对林明府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廉洁正直、文风雅致、胸怀宽广和为民造福的品质。同时,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营造了宁静和富饶的氛围,给人以舒适和安宁的感受。这首诗词既是对林明府的告别,也是对他功绩的赞颂,展示了作者对他的钦佩和思念之情。

  • 《寓言九首》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 《十月一日》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 《姊妹行》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 《送况上人还荆州,因寄卫侍御象》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 《句》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 《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