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
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敎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不之觉也。累举不中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送灵应上人
遍参尊宿游方久,
名岳奇峰问此公。
五月半间看瀑布,
青城山里白云中。
译文:
送灵应上人
已经长期游历着名山大川,
敬慕着众多的尊贵,
奇峰险岭都向他请教。
五月中旬,一同来看瀑布景色,
在青城山里,云雾弥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送别一位名叫灵应的僧人。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来表达诗人对灵应僧人的敬意。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灵应僧人长期游历名山大川的历程。他以虔诚和尊贵的姿态,到处寻访名山胜景,长时间流浪。
第二句描述了众多奇峰险岭向灵应僧人请教的情景。这位僧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学识,赢得了众多山川的尊敬和仰慕,他们都愿意向他请教。
第三句描绘了五月中旬前来观赏瀑布的景色。五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之一,瀑布的水流湍急,景色壮丽。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和灵应僧人在青城山的相聚。青城山是一座以云雾著称的名山,两人在这片朦胧的云雾中会面,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名山大川和奇峰险岭的壮美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灵感的无边。同时,通过描绘灵应僧人和诗人在青城山的相聚,展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诗中蕴含了对于修行和追求境界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诗以质朴的笔触,展现出贾岛独特的诗意和思想。
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儿结衰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称根带笋芽。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花晚回家。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监定榨茶。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发两派开。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