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寺身第一流。
桑梓胸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刘从周教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过。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阁鸾台次第留,
凤阁和鸾台都是高耸的建筑物,次第留意味着诗人留连不舍。这里可以理解为刘从周教授的离别引起了诗人的思绪。
此生何必为身谋。
诗人借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态度,认为人生并不需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
工夫到易通三圣,
工夫指的是刘从周教授在学术上的努力和成就,易通三圣指的是对儒家经典《易经》的深入理解。这句话表达了对刘从周教授学术造诣的赞扬。
洁白寺身第一流。
洁白寺是一个寺庙的名字,这里可以理解为刘从周教授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是第一流的。洁白寺身的洁白也可以暗示着刘从周教授的品行高尚。
桑梓胸思如子少,
桑梓指的是故乡,胸思意味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如子少可以理解为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刘从周教授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离开故乡的思念之情。
萍蓬自叹此生浮。
萍蓬是漂浮不定的草木,自叹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无奈和颓废。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无依的感触。
还乡若有过从便,
还乡意味着回到故乡,过从可以理解为经历。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刘从周教授能够顺利回到故乡,并在回乡的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困难和波折。
会尽人间只点头。
会尽意味着一定,只点头表示只能点头称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从周教授的敬佩之情,认为他的才华和学识在人间是无可争议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刘从周教授的离别和对他学术成就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刘从周教授回乡之路的期望和对他人生道路的祝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斯言诚虚筌,遮眼漫盈纸。冷暖当自知,此味如饮水。谁肯落骄荣,还来共枯悴。待渠转船头,著力与风值。最怜气炎炎,可上不可下。青天与白日,信有覆杯夜。空林鸟雀喧,村巷牛羊窄。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门客。客来踏青苔,曳杖入林薄。只许老梅官,谓我门无杂。我贫无娱客,相视
意恶心顽烟火生。口张舌举是非生。伤人害己过潜生。辩者自然为不善,善人不辩善芽生。无争上士得长生。
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鎌。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