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刘大谏前往漳州的情景,同时寄托了对赵左司的嘉许和期望。
诗词采用了七绝的格律,行云流水的韵律使整首诗词流畅自然。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疾驱公未可,半路趣回辕。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大谏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的赞誉和期望。第一句描述了刘大谏身穿胄甲,昔日在垒垣之中发出高亢的声音,暗示他过去的谏言之声曾经引起过重视。接着,诗人回顾了几年来清议的场景,表示刘大谏一直秉持着对万事的关心和坚守。在送别之际,作者再三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多次褒奖刘大谏的才德,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赞美之情。然而,刘大谏的离去来得匆忙,使得作者感到未及时表达自己的嘉许,只能在半路上匆忙地送别。
整首诗词以深情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对刘大谏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借此向刘大谏表达了对他未来事业的期望与祝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表达,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刘大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清廉正直的政治理念的崇尚。这首诗词既是对刘大谏的告别,也是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祝福,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情感表达的艺术。
欲浇磊砢惟凭酒,竹叶满樽翻绿波。欹帽正当风力紧,吹箫无奈月明何。高林红叶得霜醉,故国青山入梦多。客子长怀有谁识,凭高一笑付清歌。
三赋成会稽,四集始东楚。一洗凡马空,斯文有宗主。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雁别边沙入暖云,蛩辞败草鸣香阁。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不甘长在诸生下,束书携剑离家乡。利爪鞲上鹰,雄文雾中豹。可堪长与乌鸢噪,是宜摩碧汉以遐飞,出南山而远蹈。况今大朝公道,天子文明,团团月树悬青青。燕中有马如龙行,
岁寒始见松将柳,道远方分骥若驽。凿井为山新意气,断干穿石老工夫。重湖水作葡萄涨,五老云成锦绣铺。万古千秋模不尽,几家文集几家图。
把钓归来得锦鳞,充天塞地笑忻忻。虽然也只寻常事,历尽风波验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