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满江湖刘改之,半生穷因只吟诗。
人言季布恐难近,我谓郑老真吾师。
试令满饮至酩酊,愈觉高论生神奇。
豪家有财不识宝,贫者识这空嗟咨。
王居安(约1167~1232),字简卿、资道,原籍方岩(今属温岭),定居黄岩县城岩魁坊(今郏家巷)。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甲科第三名。
任徽州推官10年,后任江东提刑使,国子正太学博士,著作郎兼国史馆实录院编修官。绍熙五年(1194),宗室赵汝愚与外戚韩侂胄相互倾轧,王投靠主和派右丞相赵汝愚,次年赵罢相,韩发动“开禧北伐”,王居安上疏阻止。北伐失败,又上诛韩之疏,参与主降派史弥远等,勾结杨后,杀害韩及主战派,升为工部侍郎,又为因反韩被谪的吕祖俭、吕祖泰明冤。
嘉定二年(1209),王居安进谏史弥远专权,被御史中丞雷孝友弹劾越职而罢官,次年复职。后任太平知州,提点浙西刑狱,隆兴知府。时农民起义不绝,王居安认为:“贼胜则民皆为贼,官军胜则贼皆为民。”主张利用起义军矛盾,“两虎斗於穴,吾可成卞庄之功。”嘉定四年,因直言触上,罢官闲居11年。嘉定十五年,复官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英殿修撰提举玉隆宫,以宝谟阁待制知温州府。理宗年间,历任福州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等职。绍定十二年(1228),福建宁化盐民起义,左翼将军邓起兵败,王居安受命招抚成功。《宋史》评曰:“居安以书生於兵事,不学而能。”卒后赠少保。著有《方岩集》。
《送刘改之》是宋代诗人王居安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满江湖的刘改之,他一生贫穷,只因沉迷于吟诗。人们说他像季布那样高傲,难以接近,但作者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老师,值得尊敬。作者试图让他喝醉,希望他能更加畅谈高论,展现出神奇的才华。诗词最后表达了一种豪富之人虽然拥有财富,却不懂得珍惜,而贫穷的人却明白其中的空虚和悲叹的意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名满江湖的刘改之,
半生贫穷只因吟诗。
人们说他像季布那样高傲,
我却认为郑老才是真正的老师。
试着让他喝到酩酊大醉,
越发觉得他的高论神奇。
豪富之家不懂得珍惜财宝,
而贫穷者明白其中的空虚和悲叹。
这首诗词通过对刘改之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的敬佩之情。刘改之以吟诗为乐,不顾贫穷与世俗的压力,专注于追求艺术的境界。人们认为他高傲难近,但作者却将他视为真正的老师,意味着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和思想境界值得钦佩和学习。
作者试图让刘改之醉酒,希望他在醉酒的状态下,能更加尽情地展现出他的高论和神奇才华。这种酩酊醉态下的言谈,可能会更加直观地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灵感。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财富的反思。豪富的人并不懂得珍惜财富,他们可能只看重物质的积累,而不懂得欣赏精神层面的价值。相比之下,贫穷的人因为缺乏财富,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物质无法填补的空虚和悲叹。这种对财富与生活的思考,从另一个角度衬托了刘改之专注于艺术追求的选择和价值。
凫鹥踏波舞,树色接横塘。远近蘼芜绿,吴宫总夕阳。
野色晴晖展画屏,绿槐古樾两娉婷。却嫌一带无情竹,只放金华半段青。
为客久南方,西游更异乡。江通蜀国远,山闭楚祠荒。油幕无军事,清猿断客肠。惟应陪主诺,不费日飞觞。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珮相瑳切。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