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老豀花几堕红,高阳闾巷接吴宫。
禁墙钟断翻新雨,剑岭云寒想去鸿。
汴水波声天地远,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刘金部三首》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本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老豀花几堕红,
高阳闾巷接吴宫。
禁墙钟断翻新雨,
剑岭云寒想去鸿。
在烟雨中,豆花飘零,已有几朵凋零;
高阳的闾巷与吴宫相连。
禁墙上的钟声被细雨打断,
剑岭上的云寒让我思念远行的友人。
汴水波声天地远,
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观勋策知多少,
河水安流敌帐空。
汴水的波澜声音传得很远,
上林的春色却与古今一样美丽。
行走观看,了解许多英勇事迹,
河水却平静地流淌,没有敌人的营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烟雨中凋零的豆花和被雨声打断的禁墙钟,都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剑岭上的寒云则唤起了对远行友人的思念。汴水和上林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恢弘和永恒,与人事的离合相对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英勇事迹的赞叹,以及对河水平静流淌的感慨。
整首诗构思周密,用词简练,以景写情,以景衬情,形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读者对友情和离别产生共鸣。同时,通过自然景色的对比和衬托,凸显了人事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抱负黄锺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gs琴无泛声。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巷巷缲车桑茧熟,村村社鼓野神来。鹁鸠声向树阴里,花下柴扉昼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