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幕底从游数月间,孤灯冻饱相叹。
平生得此於人寡,举世如斯知己难。
舍我遽轻千里别,祝君惟有一分宽。
杨花正怯春归去,忍向南关送客看。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幕底从游数月间,
孤灯冻饱相叹。
平生得此於人寡,
举世如斯知己难。

舍我遽轻千里别,
祝君惟有一分宽。
杨花正怯春归去,
忍向南关送客看。

中文译文: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数月间,我在幕底追随罗季的脚步,
我们孤孤单单,共同面对寒冷的孤灯。
在平凡的一生中,很少能获得像他这样的知己,
这种真挚的友谊在世间是如此罕见。

我舍不得轻易放弃千里之遥的离别,
只能祝愿你能够拥有一丝宽慰。
杨花害羞地把春天带走,
我忍着不去南关送你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罗季赴任江陵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离别之情。

诗人与罗季相识数月,共同经历了一段时光,彼此成为知己。在孤寂的幕底,他们共同面对着冷冽的寒夜,孤灯为他们点燃了温暖。这种友情在诗人的平凡一生中是罕见的,他深知这样的知己难以得到。

面对罗季即将离去,诗人感到不舍,但他也明白千里之遥的别离无法轻易阻止。他祝愿罗季能够在远方找到一丝宽慰和安慰。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春天的离去和诗人内心的挣扎。杨花怯怯地飘落,春天即将离去,而诗人忍住了送别的冲动,不愿去南关送客。这种含蓄的表达,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的离别之情,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痛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的追忆,给人以温暖和思索。

  • 《送王处士游蜀》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 《水龙吟(寿赵癯齐)》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好为霞觞酹,正庭阶、彩衣荣侍。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 《次韵谢借观五老图》

    道明回诏乐清间,便向中朝脱冕冠。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泰运正隆嫌气热,干网初整畏冰寒。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 《寄江朝宗》

    自遣迎君骑,期君指日来。胡为多坎坷,欲动却迟回。望眼凝还断,愁怀郁不开。相过须有早,莫待折寒梅。

  •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

    振万方明德,疾徐咸可观。铿锵动金奏,蹈厉总朱干。夹进昭威武,申央警宴安。守方推猛士,当用鹖为冠。

  • 《成安秋望有怀》

    年加心地转如灰,书箧经旬亦懒开。诗句偶吟皆感事,文章无用独伤才。秋蝉残韵摇疏树,夕照寒光下古台。闲绕岸莎看野水,暗流红叶不重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