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征西入幕宾,只图抽得最闲身。
备无崖岸胸怀白,洞见中边德行淳。
但用至诚裨府主,不将高论诧时人。
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爱征西入幕宾,
只图抽得最闲身。
备无崖岸胸怀白,
洞见中边德行淳。
但用至诚裨府主,
不将高论诧时人。
如今献纳须公可,
若是朱云却未仁。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罗机宜的送别之情。作者不愿意追随罗机宜出征西域,而是希望保持自己的闲适生活。他自称没有雄心壮志,内心纯洁无暇,却能洞察中原和边疆的人民的美德和淳厚品行。作者认为罗机宜应该以至诚的态度来辅佐朝廷,而不是只关注时人对高论的评价。如今,朝廷需要真心奉献的公仆,而不是只追求权位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诗人通过对自己与罗机宜的不同选择的对比,展现了自己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德行和真诚奉献精神的推崇。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不爱征西"与"只图抽得最闲身"、"备无崖岸胸怀白"与"洞见中边德行淳"等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整首诗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通过朴素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