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
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
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

译文:

自从离开故乡,作为楚地的客人,再也不会拂去故乡的过去。
剑在我身边,忠实如丹,书随着我的白发一起回来。
过去的友情经历了乱局,现在的后辈很少有机会认识你。
空悲古人相如的才华,又有谁能够介绍你进入进士殿试呢?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为了送别马秀才而写的。马秀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已经决定迁居京洛,准备参加进士的考试。刘长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马秀才的赞美和送行之情。

诗中的“自从为楚客,不复扫荆扉”表达了马秀才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不再回到故乡的意思。他离开故乡已经成为楚地的客人,过去的扫荆扉的情景已经不再出现。

“剑共丹诚在,书随白发归”表达了马秀才忠诚之心和聪明才智。他带着剑,表示他的忠诚和坚定,而书随着他的白发一起回来,说明他是一个有学识、有智慧的人。

“旧游经乱静,后进识君稀”表达了马秀才友情经历了乱局,现在的后辈很少有机会认识他。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马秀才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礼闱”表达了作者的无功而返之情。相如是春秋时期的才子,他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正如作者所说的“空把相如赋”,意思是自认为自己的才华也未必能够在进士考试中得到重视,因此他在诗中提到“何人能够介绍你进入进士殿试”。这里表达了作者希望马秀才能够得到他应有的机会和认可的愿望。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马秀才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苦闷和对自己才华的无奈。

  • 《题郑云谷梅窗》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 《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 《观心》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 《同成父过章泉用前韵示之》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 《婕妤怨》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 《约圆机不至将出游鸡头山作二绝句》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