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池阳守,颇怀当日游。
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
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
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闵郎中知池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闵郎中知池州,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一送池阳守,颇怀当日游。
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
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
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送别闵郎中去池州的作品。诗人怀念过去与闵郎中一起游览的时光。诗中描绘了青山环绕、翠水流入江中的美景。提到了楚国古代的茅草作为贡品,燕国的雁报告诉了秋天的到来。最后,诗人期待着闵郎中在池州的任职期间能够修缮和继承那里的历史故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通过描绘青山、翠水和季节变化,诗人展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楚国茅草和燕国的雁,使诗词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闵郎中在池州任职的期待,希望他能够继承和修缮那里的历史故事,为后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和历史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着自然景色的美感,又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底蕴,给人以深思和赏析的空间。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多少巫山旧家事,老来分付水东流。
[姑洗为羽]明明我后,重祭钦祠。有司肃事,式荐晨备。礼惟其称,物惟其时。神之听之,福禄来为。
金水河边柳色新,玉山馆外少沙尘。琵琶未必能愁客,鹦鹉如何错唤人?翠袖锦襜驮白马,落花飞絮斗朱轮。人间天上无多路,只隔红门别是春。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山下逢故夫,悲风生罗袂。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此时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