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旆飘飘夺晓霞,御筵相送出京华。
仲尼俎豆真儒者,郤縠诗书属将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门前看见筑堤沙。
先朝学士期牵复,待草南阳入相麻。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送南阳李太傅》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旆飘飘夺晓霞,
御筵相送出京华。
仲尼俎豆真儒者,
郤縠诗书属将家。
腰下已悬如斗印,
门前看见筑堤沙。
先朝学士期牵复,
待草南阳入相麻。
中文译文:
红色的旗帜在晨曦中飘扬,
皇帝亲自设宴送行离开京城。
李太傅是一位真正的儒者,
他的诗书才华属于将门之家。
他腰间佩戴着象征官职的印章,
门前可以看到他修筑的沙堤。
先朝的学士们期待着他的归来,
等待着他在南阳担任重要职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时期送别南阳李太傅的场景。红旗飘扬、御筵设宴,显示了李太傅的身份和地位。诗中提到李太傅是一位真正的儒者,他的诗书才华属于将门之家,表达了对他学识渊博的赞美。
诗中还描绘了李太傅的荣誉和成就。他腰间佩戴着象征官职的印章,显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门前的筑堤沙堆则暗示着他在南阳的工作,可能与治理河道有关。
最后两句表达了先朝学士们对李太傅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能在南阳担任重要职位,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儒家价值观的体现,展现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风范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太傅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