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高空翠寒,夜深星斗近仙坛。
下宫银瀑三千丈,付与诗人雨后看。
林表民,字逢吉,号玉溪,祖籍东鲁,寓台州临海(今属浙江)。师蒧子。仕歷不详。曾爲李庚及其父递修之《天台前集》、《天台续集》增辑别编,前者成于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后者成于理宗淳祐八至十年(一二四八~一二五○),此外还辑有《赤城集》(今存十八卷)。有《玉溪吟草》,已佚。事见各有关书序跋。 林表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爲底本。校以《宋诗纪事补遗》(简称补遗)等,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送倪平仲高士归天台》是宋代诗人林表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桐柏山高空翠寒,
夜深星斗近仙坛。
下宫银瀑三千丈,
付与诗人雨后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桐柏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在夜晚,星斗靠近仙坛的美景。诗人将银色瀑布比喻为下宫,高达三千丈,将其赋予了诗人,让他在雨后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展示了桐柏山的宏伟景色。桐柏山是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座山峰,被视为道教圣地。诗中的“桐柏山高空翠寒”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以壮丽而清寒的感觉。夜晚的星斗靠近仙坛,显示了山峰的神秘和灵性。
诗中的“下宫银瀑三千丈”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将其比喻为下宫,给人以庄严和宏伟之感。瀑布下的银色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了壮观的景象。诗人将这样美丽的景色赋予了自己,让他在雨后细细欣赏。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以清新、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桐柏山的壮丽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之美。诗词的意象独特,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典型特点,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风蟾成晕露成霜,玉箭添筹怨漏长。四载归心同骑省,半分仙骨过东阳。惊猿久负排巢客,乘驷谁轻喻蜀郎。掩鼻裁诗多感慨,吟馀星斗转秋潢。
东方禀易象,玩世隐廊庙。栖心抱清微,混迹秘光耀。玄览寄数术,纳规在谈笑。卖药五湖中,还从九仙妙。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