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墀初别紫宵端,故国生光里俗欢。
二世家声联将相,百年庙貌俨衣冠。
躬临州戟迎门下,人喜曾孙夹道观。
石照老苔封旧迹,锦溪乔木涕清澜。
东趋越岭兴怀远,夕听胥涛入梦间。
江上驰心思魏阙,日边归路指长安。
香深离渚花重叠,凉满行舟酒半阑。
应念非才持虎契。
平时相继入金銮。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送钱端明还京》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禁墀初别紫宵端,
故国生光里俗欢。
二世家声联将相,
百年庙貌俨衣冠。
躬临州戟迎门下,
人喜曾孙夹道观。
石照老苔封旧迹,
锦溪乔木涕清澜。
东趋越岭兴怀远,
夕听胥涛入梦间。
江上驰心思魏阙,
日边归路指长安。
香深离渚花重叠,
凉满行舟酒半阑。
应念非才持虎契,
平时相继入金銮。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钱端明返回京都的情景。诗人蔡襄以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钱端明的敬佩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对将相家族的期望。
赏析:
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者的敬佩和对故国的留恋之情。以下是对诗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解读:
1. "禁墀初别紫宵端":禁墀指皇宫,紫宵代表早晨时分。这句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2. "二世家声联将相":指钱端明所属的家族在政治和军事上有声望和影响力。这句表达了对钱端明家族的期望和对其未来的祝福。
3. "石照老苔封旧迹,锦溪乔木涕清澜":描绘了离别时诗人对故国旧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4. "东趋越岭兴怀远":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远方的向往。
5. "夕听胥涛入梦间":暗示诗人在离别后的夜晚,仍然能够听到江水的声音,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充满了离别情怀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敬佩和对将相家族的期望,展现了蔡襄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