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久擅名,成章掷地作金声。
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送千二十侄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五首连续的诗篇,表达了对侄子的深情告别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千二十侄五首》的中文译文:
江左风流久擅名,
成章掷地作金声。
清新俟逸俱难及,
若比前贤更老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江左(即长江以南地区)的风流名士久享盛名为起点,探讨了诗人李吕对自己侄子的送别之情。诗人以江左风流的声名作为开篇,表明自己作为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将自己的诗篇比作掷地有声的黄金,强调了自己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清新俟逸俱难及,若比前贤更老成",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期望和赞美。诗人认为清新和深邃的创作风格都是难以企及的,而侄子如果能超越前辈诗人,更加成熟老练,那将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江左风流的提及以及对侄子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侄子未来的祝福和鼓励。诗人希望侄子能够在文学创作中保持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并超越前辈,展现出更加成熟和卓越的表现。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情感和期望,同时通过对江左风流和文学成就的提及,突显了诗人自身的地位和成就。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鼓励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新一代的期待和信任。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君家宝砚多奇古,一一玄圭与苍璧。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证西来因。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鬻筴飞刍瘴海濒,扇遮不断庾公尘。而今更遣兼琛节,羞写冰衔寄故人。
风露临虚阁,应涵秋气清。一山在水次,终日有泉声。响迸僧钟落,寒兼客枕生。中宵满栏月,都作玉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