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
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
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送青阳李明府》是唐代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善政无惭色,吟归似等闲。
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
求理头空白,离京债未还。
仍闻猿与鹤,都在一船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明府在离京归乡时的情景。李明府以其廉洁的政绩而闻名,他的为政举措无愧于良心。他吟咏着回归故乡的诗篇,看似毫不在意,平淡自然。然而,他所带回的六幅绢帛上,绘制着壮丽的九华山景色,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他追求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使他的内心充实而安宁,他离开京城时心头空白,没有任何遗憾,只是还有未偿还的债务。然而,他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猿猴和鹤鸣声,它们都在同一艘船上,象征着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李明府的为政廉洁和追求道德的品质。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通过绘画九华山的绢帛表达出来,充分展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求理头空白"揭示了李明府内心的宁静和坦然,他对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使他心无旁骛,毫不留恋京城的权力与荣华。最后两句以猿猴和鹤的形象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李明府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刻画了李明府的为政品质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展示了他追求道德和理念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廉洁为政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送君北上黄林隅,路旁争问谁家姝?胡姬自言今罗敷,千骑中央夫婿殊。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寒岩度轻舫,瘦岭着危亭。因已小雁荡,宁复谈屏谈。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颇闻烟霞外,往往
西颢腾精,天地始肃。盛德在金,百嘉阜育。纩弩射牲,築坛登谷。明灵格思,旄罕纷属。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