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静从古始,尚恩极今时。
宁使举国贫,勿与一士遗。
熙宁固前辙,元佑诚良医。
我亦欲宴兴,人方乏朝炊。
持之讯人杰,人杰良自疑。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丘宗卿帅蜀》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古以来,安宁静谧是最美好的。如今尊崇恩德更是至关重要。宁愿让整个国家贫穷,也不愿让一位良士孤单离去。熙宁年间的治理成果已经显现,元佑年代的医术也趋于完善。我也希望能够享受宴乐的欢愉,然而人们却缺乏早晨的炊烟。传扬这些人杰的事迹,人杰们却对自己产生了疑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傅良对社会安宁和尊崇恩德的向往,以及他对士人的珍视和对医术的赞赏。他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不愿让任何一个有才德的人孤立无助。同时,他也反映了他自己的愿望和遗憾,希望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但却感叹当时社会的贫困和日常生活的困难。最后,他对那些有杰出才能的人们表示赞叹,但他们却对自己的才能产生怀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陈傅良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他通过对古往今来的对比,强调了安宁与尊崇恩德的重要性。他以国家的贫穷与良士的离去做对比,表达了他对士人的珍视和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感叹当时社会的困苦和缺乏。最后,他表达了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们的赞叹,但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自我怀疑。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安宁、尊崇恩德和人才的关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凸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价值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愁梦到乡关。
帐掩秋风一半开。闲将玉笛吹。过云微雨散轻雷。夜参差、认楼台。暗香移枕新凉住,竹外漏声催。放教明月上床来。共清梦、两徘徊。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
十方诸佛入其中,十波罗蜜一光同。十世古今无间隔,十身千亿法身通。
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虽云绝品,未足为珍。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