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三年陪主帅,文章二纪在公卿。
莫辞别酒倾秦地,且听离歌唱渭城。
鞍马入关侵腊尾,宫莺到阙破春声。
朝廷拔擢贤才急,合有当涂荐姓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送人还阙》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送别离去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感伤。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谈笑三年陪主帅,
文章二纪在公卿。
莫辞别酒倾秦地,
且听离歌唱渭城。
鞍马入关侵腊尾,
宫莺到阙破春声。
朝廷拔擢贤才急,
合有当涂荐姓名。
诗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送别离去的朋友的场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悲伤之情。他与朋友一同度过了三年的欢笑和陪伴,朋友因才华出众而受到主帅的重用,成为朝廷的重要人物。诗人对朋友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又无法掩饰离别之痛。他劝朋友不要拒绝酒宴的款待,让酒倾泻在秦地上,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欣赏离歌唱响渭城,尽情享受离别的时光。诗人通过描绘鞍马进入关隘,侵犯腊尾的景象,以及宫莺飞到朝廷的阙楼,破坏了春天的声音,表达了岁月更迭,事物变迁的情感。最后,诗人表示朝廷急需选拔贤才,希望朋友能够获得重用,有机会被推荐到朝廷,从而有所作为。
赏析:
《送人还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述朋友在主帅府中三年的陪伴和文章的成就,展示了朋友的才华和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用酒宴和歌唱作为寄托,希望朋友能够尽情享受离别的时光。诗人通过描绘鞍马入关、宫莺破春声等景象,将离别的情感与岁月更迭、事物变迁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和推荐,有所作为。整首诗情绪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真切感受,展示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之情。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谁是复谁非。燕支浓透春风面,翡翠新裁生色衣。破落东皇能许劣,庄严西子较些肥。痴儿犹恨无香在,紫蝶黄蜂政打围。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征夫去时着伫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