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始与风沙隔,京口山连北固牢。
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盘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厌遨。
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润州通判李屯田》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李屯田通判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江始与风沙隔,
京口山连北固牢。
刺史丰仪於体重,
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盘紫蟹方多味,
古寺青林不厌遨。
定挈传家旧图籍,
漕河应莫费吴艘。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送别和赞美展开。首先,诗人描述了过江的景象,意味着离别的开始,江水成为了诗人和李屯田之间的隔阂。接着,诗人提到了京口山,将其与北固牢连为一体,形容李屯田在官场上的坚定和稳固。
诗中提到的刺史丰仪於体重,表达了对李屯田在职位上的重要性和身份的赞美。邦人全伏以名高,说明李屯田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宴盘上摆满了美味的紫蟹,古寺中的青林给人以遨游的感觉。这些描写展示了送别时的喜庆和欢乐氛围,也体现了李屯田在职位上的成就和享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屯田的期望和祝福。定挈传家旧图籍,希望他能够带着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继续前行。漕河应莫费吴艘,希望他在治理漕运时能够节约开支,不要浪费吴船资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赞美李屯田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宋代社会中官场的风貌和人们对李屯田的景仰。
闻道筑堂名遂初,规模浑是退居图。藏书自有三万轴,种橘何多二百株。我似杜陵宁老蜀,君如张翰已归吴。诗成把酒遥相属,门外北风方怒呼。
楼上澹山横,楼前沟水清。怜山又怜水,两处总牵情。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会合良亦难,乱离
晓漏启严城,宫臣缟素行。灵仪先卤簿,新谥在铭旌。云晦郊原色,风连霰雪声。凄凉望苑路,春草即应生。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