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香华迥寂寥,焚修报国化迷流。
英贤到此须回首,拨草瞻风笑点头。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颂三门》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古寺的景象,表达了对修行和报国精神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寺香华迥寂寥,
焚修报国化迷流。
古老的寺庙,静谧而独立,
香烟缭绕,虔诚氛围凝聚。
焚烧修行,化作报国之志,
迷惑的心灵得到净化。
英贤到此须回首,
拨草瞻风笑点头。
英雄豪杰来到这里,应当回首追忆往事,
拨开丛草,远眺风景,欣然一笑点头。
诗词表达了对古寺的景象和修行的赞美,寺庙中散发的香烟象征着人们虔诚的信仰与修行,修行的过程将人的心灵从迷惑中解脱出来。诗人呼吁英雄豪杰们来到这里回首往事,追寻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并且在这庄严的氛围中,展现出欣慰和满足的笑容。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古寺的景象,通过寺庙和修行的隐喻,表达了对高尚精神和崇高行为的赞美。诗人通过诗意的表达,唤起读者对于信仰、修行和使命的思考,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佩与致敬。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兰亭久陈迹,修竹空自阴。龙山亦凄凉,鲜花谁与簪。英游旷千载,盛事新梅林。四海冯黎州,未妨铁石心。提携到诸子,遍赏江之浔。亭亭姑射仙,玉立何森森。谢氏六君子,对饮香满襟。西郊访老友,奇怪尤可钦。宛然如先生,高臣岁月侵。从兹饱薰风,佳实共鼎鬵。正味悦天下,妙用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境搜松雪仙人岛,吟歇林泉主簿厅。片月已能临榜黑,遥天何益抱坟青。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
玉女依稀夜动机,锦丝历历吐梭脐。水天湛碧全功堕,雪月寒清一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