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峤黄金刹,安禅不记秋。
来膺臣宰召,归泛越人舟。
达性融三界,随缘极四流。
还持双股锡,拂藓坐岩幽。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送僧归护国寺》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海峤黄金刹,
安禅不记秋。
来膺臣宰召,
归泛越人舟。
达性融三界,
随缘极四流。
还持双股锡,
拂藓坐岩幽。
中文译文:
海峤上矗立着黄金色的佛塔,
安心修禅,不顾秋天的来临。
你来到这里受到皇帝臣子的召唤,
现在你乘坐着越人的船归去。
你的修行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地,
心随缘而行,达到了超越四流的境界。
你手持着双股杖,
坐在草地上的幽静岩石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僧人离开护国寺归去的情景。诗中的护国寺被形容为海峤上的黄金刹,显示了它的庄严和庄重。僧人在这里修禅,完全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不受外界季节变化的影响,即使是秋天也不为所动。
诗中提到僧人来到护国寺是应皇帝或臣子的召唤,这暗示了僧人的高尚地位和受到的重视。然而,他并不为这些尘世的荣耀所动摇,他只是默默地乘坐越人的船归去,回归本心。
诗中还描绘了僧人的修行境界。他达到了超越尘世的境地,心随缘而行,不受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达到了超越四流(指佛教中的四流,即天人阿修罗人)的境界。他手持双股杖,象征着他的身份和修行的标志,坐在草地上的岩石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僧人超越尘世的境地和内心的宁静。通过描绘僧人和护国寺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赞美和仰慕。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读者感受到宁静与超然的境界。
忽忽年来事,栖栖老后怀。鸟归巢断木,蚁出漏空阶。吾道偏宜懒,江河不可排。秋风一雨歇,山色满虚斋。
泥滑滑,仆姑姑,唤晴唤雨无时无。晓窗未曙闻啼呼,更劝沽酒提壶荐。年来贵,无酒沽。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尽道长驱如卫霍,何人起冢象祁连。
无语凭栏珠泪潸,双眉蹙蹙锁春山。可怜空长彤宫里,一世光阴半世闲。
隐居何事可谋生,尧舜难周畎亩情。若得一犁膏雨足,石田茅屋起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