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锡乱峰西,藤罗尽掩扉。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学声,祥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送僧还天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瓶锡乱峰西,
藤罗尽掩扉。
山藏翠微寺,
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学声,
祥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
猿鸟共忘机。
中文译文:
装满瓶子和行李,僧人穿过峰峦向西。
藤蔓挂满门户,将寺院完全掩盖。
山中隐藏着一座翠绿的小寺庙,僧人们朝着白云归去。
清净的佛寺中飘荡着悠扬的风声,吉祥的氛围如雪一般洁白衣衫。
回想起曾经修行的地方,猿猴和鸟儿一同忘却了尘俗之机心。
诗意和赏析:
《送僧还天目》描绘了一幅僧人归途中的景象。诗中的寺庙位于山中,周围山峦交错,景色壮丽。寺庙被藤蔓所掩盖,给人一种隐秘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山寺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们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沿着山脉向西归去。佛寺中飘荡着悠扬的风声,给人一种梵音的感觉,让人心生宁静。诗人用“祥深雪到衣”来形容佛寺的纯净和寺僧的高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地的回忆,猿猴和鸟儿也在那里忘却了尘俗之事,与僧人们一同追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寺庙、山峦和自然风景,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归途和内心追求。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心灵的抚慰。诗中融入了佛教的元素,以山寺为背景,表达了对清净和禅悟的向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曾闻烧烛照红妆,守岁情同赏海棠。迎送由人天梦梦,故新泯界夜茫茫。污巵敝屣行将弃,残历寒炉黯自伤。一叹光阴离乱际,毋庸珍惜到分芒。
归来非计失,事少得心宽。村落年方稔,庭闱病复安。诗当随景赋,酒莫放杯乾。插架书还在,仍容子细看。
碧云缥缈月琳琅,更著岩花当户香。多少风光人不到,主人今夜此山堂。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鼓鼙鸣九域,风火
铜炉熟火暖无烟,一盏清灯纸帐边。迟睡颇如除夜景,新阳方幸好晴天。诗成水阁梅堪折,信断山城雁不传。莫待扁舟叙暌隔,归来身作紫微仙。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班竹姑赤。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淹水干。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