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僧讲罢归山》

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
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
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
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作者介绍

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纔二三。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送僧讲罢归山

别把法理争辩无,一番风吹便归无。共看三月的明亮月亮,独悬有金锡的玲珑无。山石中的松树和桂树上,秋天的烟雾很白无。江边楼台上,夕阳红得很迟无。依旧是曹溪山的念经之地,在草堂的东边,野泉的声音传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作品,描写了送僧人讲经之后归山的场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僧人的敬佩和赞颂之情。

第一句“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表达了不要再争论虚无的法理了,随风吹散天上的花朵。这句话暗示了放下杂念,回归本真的境界。

第二句“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描述了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大家,而僧人独自悬挂着金银装饰的容器,体现了他的尊贵和特殊。

第三句“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描绘了山间的松树和桂树上散发出的清白秋烟,以及江边楼台上晚霞的美丽景色。

最后两句“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表明了诗人所在的地方是曹溪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同时,也映衬出诗人身处的宁静与禅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僧人归山的情景,并展示了山水与人物的和谐共生。通过景物描写,诗人展示了对禅宗僧人的崇敬和对自然的赞美,向人们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和谐共存之意。

  •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时雨光风总是吟,忧欢元不系晴阴。醍醐未用逾玄酒,中节何须论浅深。

  •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美人曾在禁中)》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 《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 《登牛者蛾眉亭二首》

    謪仙携妓戏人寰,也被千花妒玉颜。半点闲情千古恨,一波秋水两春山。锦袍宫烛云霄上,白苎乌纱江海间。欲寄双鱼招醉魂,月轮捉了蚤言还。

  • 《禽言四首》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 《木兰花令(次前韵再呈功甫)》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重玉田秧白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