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拂花正飞,红霞碧霭笼高低。
越山日暮少林客,应听子规深夜啼。
《送僧》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在少林寺附近的山间,听到子规鸟在深夜啼叫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风拂拂花正飞,
红霞碧霭笼高低。
越山日暮少林客,
应听子规深夜啼。
译文:
和煦的春风拂过,花儿在翩翩飞舞,
红霞与碧霭缭绕天际。
远越群山,日暮时分,有一位少林寺的僧人,
他应该能听到子规鸟在深夜中啼叫。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山间的夜晚,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寂寥的氛围。春风轻轻吹拂,花朵在空中飞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红霞与碧霭交织在一起,将整个天空都笼罩其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视觉感受。在远离尘嚣的山中,有一位少林寺的僧人,他在夜晚静静倾听着子规鸟的啼叫声。这种景象和氛围,让人感受到禅宗修行者的心境和寂寥之美。
赏析:
《送僧》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春天景色和僧人的生活场景。诗中的春风、花朵、红霞和碧霭等元素,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通过描写少林寺和子规鸟的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以深夜的子规鸟啼声作为诗篇的收尾,给整首诗增加了一种神秘、寂静的意境。这首诗带有一种禅意,通过对自然和寺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超脱的追求,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总之,《送僧》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山间僧人的生活,传达了禅宗追求宁静和超脱的思想,以及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引发内心的思索和共鸣。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群公俱祖送,见公四三诗。颇恨著鞭先,自言乞身迟。拳拳慕下风,直欲梦见之。还朝挹高致,气宇清且夷。称者不容口,往往同一词。始见荷倾倒,笑谈欲忘疲。况当秋风高,滥吹参试闱。鼎脔得一尝,豹斑
独客行愈远,此儿真自痴。江流浩呼汹,栈路凛欹危。好鸟迎人处,凉风拂面时。山头破茅驿,索笔又题诗。
国色名花俱绝代,玉人甘后本双身。劝君薄薄施朱粉,莫遣名花妒玉人。
小亭露压风枝动。鹊炉火冷金瓶冻。悄悄对西窗。瘦知罗带长。欲眠思殢酒。坐听寒更久。无赖是青灯。开花故故明。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满岩扉。晨趺未雨千花落,晚渡临风一锡飞。定有鱼龙窥供钵,应无尘土上禅衣。宝文圣偈谁为争,只恐林泉亦暂归。
曾掌兰台篡旧闻,亦瞻玉座和来薰。戆愚漫有诛奸笔,疏拙元无乞巧文。执简自知愧南董,免冠谁肯救朱云。消磨不尽惟诗在,社友寻盟意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