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梦里结忧三变事,觉来还喜一成春。
莺华时节洗衰落,不信余寒犹著人。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梦中承受了三次变故,
醒来时却迎来了一片春光。
当莺花盛开之时洗去了凋零,
别人或许难以相信我仍感寒意。

诗意:
这首诗以嵩山老人的身份,表达了作者在梦中经历了三次不幸的变故,但当他醒来时,却感受到了一片春天的气息。春天的莺花盛开使凋零的景象得到洗涤,然而,其他人可能难以相信作者仍然感受到寒冷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化和人生起伏的思考。梦境中的三次变故象征着不幸和困境,而醒来时的一片春光则代表着希望和新生。莺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美好和繁荣,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去的洗涤和净化。然而,作者提到其他人可能难以相信他仍感受到寒冷,这暗示了人们对他内心真实感受的误解。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 《题桃花夫人庙》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 《{上艹中大下虫}》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 《戏简王尉》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 《南乡子 於公索幻化》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 《句》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 《自齐山借舟泛湖还家》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