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豁兮仙台耸,杰屹崒兮零澒涌。
穷三休兮旷一观,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兮倒景台,鲨颢气兮轶嚣埃。
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曾何荣辱之所及。
诗词:《嵩山十志十首·倒景台》
朝代:唐代
作者:卢鸿一
天门豁兮仙台耸,
杰屹崒兮零澒涌。
穷三休兮旷一观,
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兮倒景台,
鲨颢气兮轶嚣埃。
皎皎之子兮自独立,
云可朋兮霞可吸,
曾何荣辱之所及。
中文译文:
天门豁开,仙台高耸,
崇山峻岭屹立,奔流的河水汹涌。
终极目睹三界的景色,
突然就像登上昆仑山,融入浩渺的仙境。
天门关口耸立,景台颠倒,
骇人的气势冲破尘嚣。
皎洁的子弟自主独立,
云朵可作伴,霞光可吸入,
既不受荣耀,亦不受困苦所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嵩山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用豁开的天门和高耸的仙台来形容嵩山的壮丽景色。嵩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山势险峻,气势雄浑,给人以巍然屹立之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间的河水奔腾澎湃的景象,以及在这壮丽景色前感受到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然后,诗人通过"穷三休兮旷一观"和"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表达了自己在嵩山之巅,感受到与仙境融为一体的奇妙体验。这里的"中期汗漫仙"意味着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了超越尘世的美妙和宏伟。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倒景台和耸天关兮的景象,用鲨颢气兮轶嚣埃来形容其气势磅礴,冲破尘嚣的力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景色面前的自由和独立,他可以与云朵为伴,吸入霞光,超越了荣辱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超越尘世的向往以及自由独立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形容奇妙景象的修辞手法,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自由追求。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别去京华又一霜,怀人心事莫云长。高楼不见青山面,明月偏来照屋梁。湖海归深难久驻,乾坤许大任行藏。书生空抱忧时愤,何日与君同较量。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玉颜随年变,丈夫
龟坼沟塍压堤。三农终日望云霓。一番甘雨报佳时。闻道醉乡新占断,更开诗社互排巇。此时空恨隔云泥。
落叶扫还积,断鸿飞更鸣。羸躯得霜健,老眼向书明。水瘦河声壮,萁枯马力生。竟为农父死,白首负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