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棠阴里邵梅仙,守选南归路七千。
辛苦已伤过岭外,别离那忍向花前。
到京店舍逢新火,度越封疆入瘴烟。
相顾与君头尽白,不知后会是何年。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陕尉邵国华南归》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召棠阴里邵梅仙,
守选南归路七千。
辛苦已伤过岭外,
别离那忍向花前。
到京店舍逢新火,
度越封疆入瘴烟。
相顾与君头尽白,
不知后会是何年。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陕尉邵国华南归的情景。诗中召棠是地名,指的是邵国华在召棠地区的守选之路,这条路途长达七千里。邵国华在这段时间的辛劳旅程已经使他身心疲惫,他不情愿地与亲人分别,离别之痛令人难以忍受。当他到达京城,住进客店时,看到新的篝火,表示他已经进入了热闹喧嚣的城市。然而,他还要越过边境,穿越险恶的瘴烟地带,继续前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邵国华的相互告别,他们的头发已经斑白,不知道何时再次相见。
这首诗通过描绘邵国华南归的艰辛旅程和离别之苦,表达了对辛勤工作和远行者的敬佩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辛劳和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散的悲剧。诗中的召棠、岭外、花前等地名和景物,增加了诗歌的写实性和情感共鸣。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长途旅行者辛苦付出的理解和对别离之苦的同情之情。
矮缾煮粥犹难继,小甑蒸糕岂解常。偶得盐醯便豪侈,晨餐满舍野蔬香。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洁白无瑕美不娇,炯如珠玉粲林皋。独开残腊与时背,奄胜众芳其格高。欲启月宫休种桂,如何仙苑却栽桃。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
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
公主林亭地,清晨降玉舆。画桥飞渡水,仙阁迥临虚。新晴看蛱蝶,早夏摘芙蕖。文酒娱游盛,忻叨侍从馀。
良药扶衰抵万金,渐加糜粥辍呻吟。溪风拂簟有秋意,山影半庭生夕阴。薄俗只成惊老眼,幽居正得遂初心。岸巾待月栏干曲,更觉天公爱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