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动,西邻歌吹繁。
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松声(修行里张家宅南亭作)》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动,西邻歌吹繁。
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译文:
明亮的月光下独坐,前面是双松的轩廊。
微风从西南方吹来,悄悄地穿过树枝和叶子之间。
松树发出凄凉的声音,在半夜的明月前响起。
山间的寒雨声和秋天琴弦的清音交织在一起。
一听到这声音就能洗去酷暑,再听一次就能打破昏昏沉沉的烦躁。
整夜都不能入睡,心灵和身体都感到轻松。
南边的道路上车马喧闹,西边邻居的歌声和乐器声繁盛。
但谁能知道,在这个屋檐下,耳中充满的不是喧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凉的夜晚景象,以及它给诗人带来的宁神和宽慰。诗人坐在明亮的月光下,眼前是一对松树。微风从西南吹来,轻柔地穿过树枝和叶子,使得松树发出凄凉而悦耳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雨水和琴弦的声音相互交织,给人以清新和宁静之感。
诗人倾听松声和雨声,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清凉和舒缓,这使他忘却了酷热和烦躁。他整夜都无法入眠,但这并不带来烦恼,反而使他的心灵和身体都得到了放松。在他的周围,南边的道路上车马喧闹,西边邻居的歌声和乐器声此起彼伏,但这些喧嚣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身处在这宁静的一隅,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宽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它展示了大自然给予人们的平静和宽慰,以及在繁忙的世界中寻找片刻宁静的重要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声音的把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所感受到的宁静和放松,使读者也能在阅读中获得一份宁静和思考的时刻。
塞北风沙涨帽檐,路经灰洞十分添。据鞍莫问尘多少,马耳冥蒙不见尖。
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寒茅愔愔鸡啄场,儿啼索衣天陨霜。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稿声琅琅。清浆白羽弃已久,黄菊紫萸看欲香。岁行及此去愈疾,若决积水难提防。嗟予齿发非故物,念此内热如涫汤。原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含雪还韶光。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
华屋沈沈野外居,茂林清荫绕门闾。移花植果心无事,抱子弄孙欢有余。闲过西畴观刈穫,懒寻南郭命巾车。问君为圃嗟予晚,便拟归休学二疏。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相逢一笑记临安,倒指今逾二十年。别后每思论旧事,朝来忽报启新阡。莅官凛凛风犹在,居里恂恂誉更传。遥想武陵溪上路,送车千两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