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制酒何曾把巨觥,
抛书不复对寒檠。
老儒愿忍须臾死,
要看诸贤起太平。

中文译文:
制作美酒从未斟满巨觥,
放下书卷不再对着寒檠。
老儒愿意忍受片刻的死亡,
只为看到众贤人兴起太平。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送别侍读常尚书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常尚书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期望和愿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制酒、抛书和老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常尚书的赞赏和敬意。制酒是一种技艺,巨觥代表着丰盛的酒宴,诗人用这个形象来形容常尚书的才华和成就。抛书不复对寒檠,表明常尚书放下了书卷,不再拘泥于学问的境界,而是投身于实践和社会事务中。老儒愿意忍受片刻的死亡,是表达了诗人对常尚书的忠诚和敬仰,也是对常尚书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期望,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贤人兴起,为实现太平盛世而努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刘克庄对常尚书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的期望。通过对制酒、抛书和老儒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思考性。

  • 《和郑十三东斋言事二首》

    春光故故恼人情,新葺茆茨欲醉经。积雨水衣龙颔滑,晚晴山翠佛螺青。月边柳色疏疏见,风外梅花细细听。半夜白云生石枕,润珠蒸湿醉魂醒。

  • 《瑞鹤仙(甲辰灯夕)》

    玉城春不夜。映月璧寒流,烛蕖光射。鳌山海云驾。拥遨头箫鼓,锦旗红亚。东风近也。趁乐岁、良辰多暇。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堪画。纱笼夹道,露重花珠,尘吹兰麝。歌朋舞社。玉梅转,闹蛾耍。且茧占先探,芋郎戏巧,又卜紫姑灯下。听欢声、犹自未归,钿车宝马。

  •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 《闻喜亭》

    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赖此荒僻郡,幸容朴愚人。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

  • 《偈颂一百零二首》

    庵内不知庵外事,铁额铜头不相似。定花板上打秋鞑,猛虎舌头书卍字。

  • 《送康太守》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